新闻动态

Platform introduction

+工作动态

+新闻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news

工作动态

从数字社区入手建造规模化数字城市

发布日期:2012/2/13 16:07:49 【阅读次数:1659 】

摘要:数字城市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由概念阶段逐步过渡到实质性启动阶段。这是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对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的结果。数字城市的核心就是信息化,...
      数字城市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由概念阶段逐步过渡到实质性启动阶段。这是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对城市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的结果。数字城市的核心就是信息化,它为通信运营商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面对组织及公众庞大的信息化应用消费市场,怎样驾驭或者主导未来数字城市建设,是摆在每一个通信运营商乃至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字城市规模庞大,系统繁杂,运营商可从建设数字社区入手,积累经验和客户,探索商业模式,从而在未来数字城市的浪潮中,主导城市建设的风向标,在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数字城市:

  庞大的系统工程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

  数字城市的基础主要有三项:第一项是信息基础设施,即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与网络交换系统。也就是说,数字城市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修路”的问题,但是光有路不行,还必须有第二项基础数据,特别是“空间数据”。数字地图和数字影像是数字城市的基础框架。衡量数字城市的指标,除宽带网里程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指标是数据量的大小,特别是各类基础空间的数据量。第三项基础是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与管理我们的现实城市相对应,管理数字城市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要不断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并协调用户的访问。

  而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第一项信息基础设施可以通过硬件设施投资来实现。第二项信息数据,需要与政府及第三方合作公司合作或通过自身渠道采集来实现。第三项相对复杂,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并通过营造环境来加以影响。这三项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网络等硬件资源的建设规模依赖于信息数据的交换量以及使用人、管理人的应用需求,而信息量的增长依赖于管理人、使用人对信息量的提供以及对信息获取的需求程度,离不开网络等硬件资源的支撑。这三者怎样有效联动,实现集约化经营呢?这就需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统筹考虑各因素的关联关系,有效满足组织和人对信息的需求,同时综合考虑政府、组织、团体、广大民众等多方利益,通过系统的运筹管理方法来解决各种问题。

  作为通信运营商,信息转型业务尚没有取得规模化的突破,这主要是由于其多年的经营习惯是以业务或者是以产品为核心的,没有综合考虑客户所关心的、现实的以及潜在的需求,更没有真正地理解客户需求关系(个人之间、个人与商企经营者之间、商企经营者与政府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需求关系),造成在单一产品销售推广过程中,过分关注产品的业务功能,对该类产品在整个客户价值链上的宏观、微观作用欠考虑。

  未来我们想要建设的数字城市,不是简单的几个产品或几个业务的应用叠加,而是一个可运营、可管理、安全可靠的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体系。通信运营商要想主导数字城市建设,就必须有承担起引导项目整体推进的决心和毅力,起到中枢神经作用。主要应统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积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加强“管理人”的信息沟通及营销公关;对“使用人”进行推拉式营销,引导并培育“使用人”通过信息服务平台获取、发布信息的习惯,借助各种渠道、媒介以及政策和环境的影响来推动使用人的信息化能动性,引导其转为“信息人”;与其他资源如信息内容及应用服务商进行深入合作,整合内外部资源,共建信息服务网络,并推动信息内容的交互、共享以及信息应用的产业化与规模化。

     数字社区:

  初期试验的切入点

  城市建设以民为本,数字城市建设也不例外,运营商初期可以考虑以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数字社区建设为切入点,为数字城市建设探路。

  数字社区是通过数字化信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其需求从客户层面上可进行如下划分:一是社区业主需要与涉及民生的政府及社会行业发生业务联系,以解决自身的民生类需求;二是社区业主需要向商家购买各种商品或者服务,商家需要面向消费者发布各种信息,提升销售收益的需求;三是社区业主需要与社区其他业主或外界其他人员相互沟通交流,分享心得、思想的需求。

  要适应这样的需求,运营商必须分析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充分考虑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抓住核心问题,建设适度超前、便于升级改造的信息应用网络服务体系,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信息数据的拓展管理以及信息的共享与交换。运营商应运用项目统筹规划管理方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客户需求分类、重要性以及时限要求,对重点需求实行重点管理;二是遵循网络、设施建设及规划、编码的前瞻性原则,科学有效地匹配资源,设计时尽可能做到可扩展延伸、可变通管理、可资源共享,节约不必要的建设投资;三是加强项目的沟通反馈机制,充分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并做好客户需求确认,结合现有资源及研发能力做好研发及需求模型的设计搭建工作。

  为了促成数字化社区或数字城市的实现,运营商还需要与政府沟通确认建设进度以及关键性需求,必要时可采用先试点后商用推广的模式。前期匹配好关键项目的资源,统一规划管理,待取得实质性成果后,逐步铺开推广。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不能全面匹配建设时,更是要抓好核心关键点,打好打牢基础,避免出现前期投入没效果而影响项目整体推进甚至使前期投入付诸东流的情况。在关键点的选择上,要在关注政府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拉动公众需求,特别是民生类需求,让更多的公众客户享受到数字化成果带来的便捷与实惠。同时,引导当地比较规范的商家共同营建,提高数字社区的人气。

  关于数字社区前期主要的商业模式问题,可以通过各种优惠活动以及比较实用的服务内容来吸引人气,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公众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也可以借鉴目前比较火热的网络团购运营模式,通过免费抢购等促销活动凝聚人气。随后,借助与本地政府机构以及各服务行业与公众客户建立的业务联系,通过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公众感知。在人气提升后,可以通过信息订制以及信息推送方式进一步提升公众与商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在获得足够的公众与商家人气后,通过商业合作实现广告收益或者订单分成来增加项目盈利,还可以通过信息传递(短信、彩信、手机报)收取通信服务费,提升在网客户黏度的同时提升ARPU。此外,也可以向政府及注册企业收取平台服务费,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格局。

  通过搭建数字社区服务体系,我们不难看出,运营管理好一个体系确实不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我们更深入地探查体系内个体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与数字城市建设非常类似。不过数字城市的概念要更宽泛,涉及的维度也更多更广。为了争取主动,运营商应及早启动更加规范、更具有开放性的数字化服务体系,从而在未来数字城市的浪潮中,主导城市建设的风向标,在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